Lazy Fairy's Glass House


20 Comments

就是喜歡

就是喜歡

上週四我的 Jill Stuart 白色摺傘子其中一枝傘骨斷了,由於真的非常喜歡,好想把它修好。  戰後經濟起飛,小小的漁港於數十年間由一個勞動社會,發展至今天以第三產業為主的經濟體系,高度文明而物資充裕,人們的消費模式已截然不同了。  連手機、相機等奢侈品也因追趕新款式和型號,未壞的打入冷宮漸成平常事,區區傘子,又會有人拿去修理麼?  雖然── 我的傘子並不便宜。

我也是現代人,我也買很多超過自己所需的物品,尤以衣履和家居精品為甚。  有 ”The Mother of Punk” 之稱的英國時裝設計師 Vivienne Westwood 呼籲世人不要再買衣服,我是極難遏止想買的願望的。  我喜歡優美的東西,並且有一點挑剔,不夠鍾情的,即使勉強買了,我知道自己仍然擱著不用。  廣東諺語說「勉強無幸福」,感情以外,延伸到其他地方也還是一樣。  我走訪了不少地方,真的挑不到一把合意的摺傘子,也許要等到下一個雨季,才有其他選擇嗎?

The Pawn Shop修理傘子這舊式行業日漸式微,不容易找到,但在互聯網上搜尋仍是存在的,許是隱藏在都市裡某些不耀眼的角落:在舊式唐樓樓梯底下;在大廈與大廈之間的巷子撐起簡陋帳篷便經營的小檔攤;在「和昌大押」式的戰前樓宇,靠在陽台柱躉旁,擺一張小木櫈和簡單工具,以一雙巧手賴以維生的流動販子。  時代巨輪不停運轉,這些往昔影像,褪色,模糊了。  這些傳統行業,衰落,淘汰了。  這使我想到中五的課文《店舖》 (作者:西西)。

Pottinger Street花了兩天,首日去中環石板街 (砵典乍街),在下著雨的黃昏尋尋覓覓,石級兩旁的小舖大多已關門,第二天再碰碰運氣吧。  翌天午飯時候,大地灑著令人愜意的秋日陽光,我先到卑利街轉了一圈,怎料,老街及附近的住宅樓宇已遭拆卸,正在重建。  再到石板街看看,原來非因雨天,也非因黃昏,石級兩旁的小舖,已不再開門了。

二十幾度的正午時份,穿插在喧鬧熙攘的人群中,微燙的臉頰,彷彿一下子,失卻了熱情和天然的胭脂色,靜靜的,回復一臉淡然。  非常喜歡的 Jill Stuart 白色摺傘子,我只能暫時把你藏在傘套中,由套上帶點灰色的淺藍色小蝴蝶結,鎖住此刻熱情。

~~ 後記 ~~

事後在Facebook 收到一位三年前同遊北京的團友的訊息,

原來,有人在中環看到我的天然胭脂色。

Facebook Dialogue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