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azy Fairy's Glass House


21 Comments

不煩厭的提問 (小提琴:數不清的第幾課)

2014年10月2日 (星期四)   晴

數不清的第幾課

有一段時間忙著沒有寫小提琴課,現在已數不清是第幾課了,這個要慢慢計算一下呢。 這幾堂都有跟老師拉二重奏,很好玩,但入歌時,兩個人側著頭對望,感覺很有趣,有時我忍不住笑。

這天拉奏巴赫 (Bach) 的《聖母頌》(“Ave Maria”),老師伴奏那一段旋律正是跟我拉奏的主旋律互相追逐及模仿,也是我很喜愛的、Bach十分擅長的對位法及賦格曲式手法。 最特別之處,還是置身其中,自己奏著,彷彿用琴弦和琴弓代替了說話,聽兩把琴交錯的琴音互相提問與回答,這種領略,跟享受別人的演繹很不一樣。 女孩子經常提問太多會使人感到煩厭,以 Bach 的音樂提問,就一定不會了!

巴赫這種精緻的寫法當中,我最喜歡 Concerto for Two Violins in D Minor, BWV 1043,尤其亮麗與優美的第二樂章,有一天我一定要以第一身去感受音樂之父的提問與回答,感受他完美音樂的工匠技藝!

除了本週家課,我亦開始自行練習書本裡的另一曲子《結婚進行曲》 (“Wedding March”, from “A Midsummer Night’s Dream” by Mendelssohn)。 其實我妹妹也剛訂了婚期,於明年十月共諧連理,但我不會替她拉奏,我深明自己不應作為焦點的時刻,要收歛光芒才算得上體面。 未來的一年相信有很多時間輕輕鬆鬆的一起選嫁衣和籌備婚禮的細節,我很疼她的,一生才有一次的這段時刻,我也要好好感受箇中的喜悅!

Divider - Leaf 1命中注定就是,不必刻意舖排,卻營造出巧奪天工的美麗。
幾塊乾枯了的落葉,映在凸鏡裡,分毫不差的,成了一個雅致的構圖,讓這平平無奇的行車路上,染了一片如煙的秋色,也讓我留下了長長的一瞥。IMG_1967


40 Comments

23

IMG_1856

23號巴士,是我以前經常乘坐來回港大的交通工具,稱得上是校巴,週末晚上回母校港大百周年校園,李兆基會議中心大會堂欣賞演奏會,所有車都不上,亦婉拒了友人接載,只等這一輛久違了的23!

這是貓頭鷹女孩送給我的玫瑰花樂譜,我選了 Malachite Green 孔雀石綠的木框裝裱,當中有何意思,她一定知道。 :)

這是貓頭鷹女孩送給我的玫瑰花樂譜,我選了 Malachite Green 孔雀石綠的木框裝裱,當中有何意思,她一定知道。 🙂

演奏會中場休息拿起一杯看似是紅莓汁的飲品便喝了,怎知原來是紅酒! 這趣事我後來在WhatsApp跟朋友說了一遍,獲得的竟是這一句回覆:「您都得囉!」   也許,紅酒跟酒杯理應是一對的,沒有玻璃酒杯的互相輝映,盛載在一隻舉行派對用的即棄硬質膠杯裡,管它的葡萄色澤再美,看起來都不像那精心醞釀的深紅。

喔── 其實是自己不留心吧! 我少喝酒,但既已呷了一口,自己亦非零酒量,淺酌未嘗不可,故喝完了餘下的半杯。 大概是因為心中沒有酒,立刻聯想到的只是紅莓汁而不是紅酒了。 情況等同你跟一個習小提琴的女孩說 G String,她除了想到小提琴四條弦線中最粗、音頻最低的那一條外,還有別的意思嗎? 這鬧劇,不幸竟又發生在我身上。

事情始於小提琴手 (V小姐) 和結他手 (G 先生) 約定合奏巴赫 Air on the G String,V小姐在 Youtube 找來一個古典結他和小提琴二重奏的影片,遂將連結傳送給 G先生,那影片標題不是一般的 Air on the G String,卻是聞所未聞的 Air on the Fourth String。 然後以下的對話展開了,文字未經增刪,全屬原著。 括弧內的中文補充是後加的,以作更詳盡詮釋。

Ms. V vs. Mr. G

G String 是什麼? 還是由大家根據文中的指示自行揭曉吧。 演奏會完畢,帶著微醺在校園走了一會,任由末夏初秋的清風吻在我的臉上,柔和的晚風風力固然不及剛掠過香港的颱風海鷗,但卻吹開了我的心扉。

Border - Pink Flowers

7月13日殷兆基小提琴獨奏會上,在ENCORE 部份聽到一首愉快的曲子,不知出處卻把旋律牢牢記住了。今早六時多醒來無法再睡,於是在SPOTIFY 聽聽古典樂曲,怎料竟是這相當熟悉的旋律,是一首巴赫的組曲。

Bach: Partita No. 3 in E Major BWV 1006, 3rd Movement: Gavotte en Rondeau.


42 Comments

夏天的故事 (二)

早餐

關於早餐,我說的其實⋯⋯

不再是《早餐和常餐》。 在 Yahoo 相識的朋友,也應聽我說過很喜歡吃 DONQ 麵包。 DONQ 名字取自 Don Quixote (唐吉訶德),是西班牙作家塞萬提斯17世紀的名著,1898年,作曲家 Richard Strass 以此為題材寫了他的第六首「交響詩」 Don Quixote, Op. 35, 故事講述一個沉迷於浪漫騎士小說的的鄉紳,幻想自己是雄糾糾的騎士英雄,出發尋找他愛慕的女神而發生的連串鬧劇。 香港芭蕾舞團於八月份演出此劇目,而本月23日我也會觀賞呢。

裝修期間個多月來甚少動手做早餐,某天在快餐店用膳,一名接近耳順之年的婦人,向我問道對面的兩個座位是否可以坐,旋即把抱在懷中的小孩及一些購物袋卸下來,草草安頓好,喃喃自語說要找嬰兒高櫈,逕自走遠了。 我不懂看小孩年紀多大,但隨後留意到他對祖母的反應,還未懂得説完整句子,相信不到兩歲吧。

良久,婦人仍未歸來,我望著對面這個臉蛋兒和小手臂像粉糰一般的小孩,既未有自理能力,坐也不穏似的,要是摔倒在地上可麻煩了;他有時手舞足蹈,我真要把熱飲的杯子都拿遠一點。 婦人終於托著餐盤返回座位,難怪那麼久,又要購買又排隊領取食品什麼的,然後她再次離座,沒有交代一聲,找嬰兒高櫈去,膽識迥非尋常香港家長所及,不怕小孩生意外也怕遇拐徒吧!

實在訝異於婦人的行為,或是,我應該感激,你以行動證明對這陌生女子的信任,相信我至少是個善良和可靠的人呢!

Divider - Gebera

倫敦之約

20140822-150326.jpg七月十三日晚我去了香港浸會大學大學會堂,看天生沒有右手,卻因後天不朽的努力,比體格健康的人付出更大的心血和汗水苦練小提琴,後屢獲國際殊榮的華裔年輕小提琴家殷兆基 (Adrian Anantawan) 的演奏。

這個演奏會原本是老師推薦的,但他後來因樂團緊急加插的綵排而不能前來。 演奏會當天中午取得門票,才知道老師的排練,是為了即將在聖約翰座堂 (St. John’s Cathedral) 舉行的音樂會演出,於是順理成章,這就是我第一次正式欣賞他的樂團演出了。

演奏的第一首曲目為海頓第 104號 D大調交響曲・倫敦 (Haydn: Symphony No. 104 in D Major),因為《倫敦》,向來不喜歡接近喧鬧的人群丶不喜歡讓人太了解的我,認識了一個人。

~待續~


34 Comments

夏天的故事 (一)

六月份起進行家居粉飾,把桌上的電腦收起了,雖然暫停寫文多時,仍有在 FB 呢喃一番,記下生活中的一些感受。 歷時個多月的「休眠期」,就如秋葉阿姨的說法,當作「抖暑」吧! 可這個懶洋洋的夏,博友們仍不時到訪玻璃屋,留下殷切的問候,真的不勝感激!

家居動土不知是否特別容易帶來不安,加上要處理很多瑣事,東奔西跑,人累得很,心情有時此起彼落。 這個敏感的天秤座,即使遇上的不是颶風,也總是晃呀晃的。 張潮說:「春風如酒,夏風如茗,秋風如煙,冬風如薑芥。」 這個夏天,我沒有如茗茶的沁心清涼,而是交錯著薑芥的辛辣。 早些日子已經立秋了,就讓我長話短説,補述幾個夏天的故事吧!

殺手的故事

裝修期間發生了小意外,師傅從木梯子掉了下來,䟶傷了腰脊要看跌打療傷,休息數天才得復工。 發生這樣的意外,令我感到很不開心和歉疚。 或許大家也知道我這次分階段進行裝修,並不需要把大型傢俱遷出,裝修客廳和飯廳時,只需把雜物挪到書房,傢俱堆疊到中央位置,騰出了足夠的空間工作。 環境雖然不凌亂,可是怎說也是較為不便,然而不幸中之大幸,就是師傅僅摔在地上,若是傢俱因碰撞而砸下來,後果則不堪設想。 那一刻,我感到生命的脆弱,死亡離我好近。

雖然沒有釀成嚴重後果,我的焦慮與不安卻延續多天,想著餘下的工期,是否可安然渡過呢? 同時我想起工作上曾聽聞過的觸電意外,工人七竅血液飛濺,在醫院趟了好久。 幸得朋友開解,告訴我一幕電影中關於訓練職業殺手的故事,讓我從中獲得啟示。 沒錯,在窄長的天台邊緣圍牆疾步奔馳,沒受過訓練的人一定不可能做到如履平地吧,可是焦慮與不安能幫助我們化險為夷嗎? 平常走路最多也只佔上一呎多闊的空間吧! 焦慮不焦慮,明天還是要繼續的。 慢慢,這些駭人的幻想逐漸離我而去,䆁然。

尋找醉人書香

這個多月我看了十二本書,其中意外地找著一些有連繫的,份外驚喜。 事緣一晚聽到一首舊歌《傾心》,歌詞非常細膩動人,其中特別喜愛這一段:

沉默地 任癡心塌地
沉默地 在唏噓中送走希冀
剩我空虛中憶記 依然
仍在偷偷想 想妳

譜寫的是一位叫「若愚」的填詞人,隔了數天,方發現原來這是黃凱芹先生早期的筆名,亦聞他的文學素養,可是從未拜讀他的著作。 一次在圖書館,視線無意間瞄到他的名字,促使我閱讀了他的《歲月星塵》,是一部結集了他的小說和散文的作品。 書本第一章: 小說《繾綣塘西》,令人甚覺驚喜,文字寫得很好!

七月初我閲畢沈謙(台灣)的《林語堂與蕭伯納》,談民國時期不同作家的,也是一部言之有物丶見解精闢丶用字精準的上乘之作。 裡面提到劉半農先生的著名詩篇《教我如何不想她》,不正是黃凱芹小說《繾綣塘西》裡頭引用過的一闕歌詞嗎?

書中提到魯迅評論劉半農這幾句令我印象深刻,中肯卻不失風度,詞藻優美,令人禁不住抄錄下來,再三回味!

「不錯,半農的確是淺。 但他的淺,卻如一條清溪,澄澈見底,縱有多少沉渣和腐草,也不掩其大體的清。」

當然,最近我亦看了不少關於音樂的中英文書藉,更發現原來法國作曲家德布西 (Achille-Claude Debussy, 1862-1918) 的創作𥚃頭運用了很多中樂的五聲音階,亦即我在《不放手 (小提琴: 第9課)》 一文中介紹過的,這些一點一點累積下來的知識就是趣味!

~待續~


55 Comments

讓座 (小提琴: 第16課)

2014年6月5日 (星期四)   雨

第十六課

這篇文章的主題其實跟小提琴課堂內容沒有關係的,但事情是發生在第十六課放學回家時。  課後我在附近的 Buono Nuobo吃了一碟煙三文魚忌廉汁意大利粉和一杯咖啡,然後到對面的餐廳買了一袋九穀包,便在商場外的巴士站候車回家了。

由於當天出門時雨勢頗大,我挑了一把長直傘子攜帶外出,而不是可收藏的輕便摺傘。  除了背著肩袋和小提琴外,加上傘子和那一袋九穀包,看上去縱使不是十分狼狽,但不知是否淺粉紅色、方領七分袖子、綴花邊連身裙所營造的柔弱錯覺,有一點力有不逮的感覺吧!

登上了載滿乘客的車子,我靠近下車處,面向車身左面的玻璃站著。  車子走了幾個站,有人輕拍我,是一位年餘花甲的婆婆示意我坐到她身旁。  我有一刻猶豫,因為那是優先座,現今香港,真的隨時有人拿起手機便拍,然後在網上廣傳,說你年輕人佔優先座,沒有公德心云云,我可不想點擊率超過十萬而一夜成名呢!    婆婆盛意拳拳,我不好意思斷然拒絕,環顧四周,都是學生,沒有人比我更有資格了,所以我說聲謝謝便欣然接受。  心裡卻希望,隨後的車站,沒有「優先」對象上車吧!

說到讓座,有一次乘搭港鐵上班,看到一位貌似懷了身孕的中年女士,我不敢肯定地讓座給她,因為我明白女性獨有的敏感,若她不是懷孕而有乘客讓座,大概會感尷尬和困擾,所以我只悄悄起來,走到門邊而沒有言明,她看到座位卻沒有坐下,其實已給了我答案,所以之後我間中碰到她,便再沒有讓座了。

Divider - Rabbits

本星期的家課是 Bach的小步舞曲 (Minuet in G),即陳慧琳主唱的 Lover’s Concerto,但她唱的只重覆了其中一段。  我上週已預先練習了,因為十分喜歡此曲,學鋼琴時彈奏過的。  老師翻到課本的這頁,看到充滿了我寫下的記號,漸漸見慣不怪,笑說我一星期能練習這麼多。


25 Comments

五月號 ﹝小提琴: 第12-15課﹞

寶石藍

2014年5月8日

第十二課

IMG_0824

或是這較深色的也不錯。

是因為它我才更愛蜜桃色嗎?

是因為它我才更愛蜜桃色嗎?

仍是考試季節,經過平日上課那琴室,門外坐著幾位考生,其中一成人女考生,身穿一襲寶石藍露肩禮服,手裡拿著小提琴,準備應考演奏級。  若他日我應考,想必也在服裝上煞費心思,顏色方面,首選是我鍾情的蜜桃色,想得太遙遠吧!  或許應考鋼琴會早點實現呢。

本週似乎已克服了狹小空間帶來的壓迫感,能夠一氣呵成地「交功課」 (曲目: 《消逝》),沒有再迷失了,表現亦接近在家練習的水平,老師還說我在速度上突破了不少呢。

 

第一首二重奏樂曲

2014年5月15日、5月22日、5月29日

第十三、十四、十五課

我回到自己的「主場」琴室了。  第一次練習長達兩頁紙的樂譜,在第十二課老師試範了一次,這是我的第一首二重奏樂曲,不知怎的竟興奮莫名,但到練習的後期,沮喪的心情逐漸浮現,因為足足花了三星期的時間,才把所有細節做好,而且自覺仍是不完美。  用上三星期,在初級的鋼琴真的從未試過呢。

第一週老師問我練到哪裡,我一直以為必須整首樂曲 (兩頁紙) 練妥,因為第十二課沒說呢。  我拉奏一次,只奏出平日練習約七成水準,他指出我在八分音符用弓太多的問題,有些地方弓壓得不夠貼,但他說一星期可以有這成績已絕不簡單,其實我只是受惠於以前的鋼琴訓練,閱讀樂譜比從沒學過樂器的較流暢。

這麼長的曲子要花上更多時間做好細節,第二週上課的前一天,接到學校的來電,告知我教學主任翌日要來看我上課的情況。  我不知道此音樂學校有這種慣例的,好像小時候讀書,教育署派來的專員評核教學一樣。  雖然我沒有因此緊張起來,不過我真不想失禮,因為老師的確很用心教我的。  追求卓越、對自己要求嚴格,幾乎是所有熱愛藝術的人的共通之處吧!  開始課堂時,老師跟我說,如果有人來看我們上課,今次要準時下課了。  開始了五分鐘後教學主任才進來,這一堂的氣氛明顯有異了,有點不習慣太嚴肅地上課呢!

上週是最後一次拉奏那曲了,這星期都有點悶悶的,我一直知道自己的完美主義性格令我活得不開懷,但我改不掉,亦不希望改掉,改變自己的天性會令我痛苦。  對我來說,用改變自己的天性所花的氣力,以降低對自我的要求,倒不如花相同的氣力,去達致心中定下的高要求,來得更稱心。  我在胡說嗎?  我知道總有人會領略到的。

這首二重奏是課本裡的最後一首曲子,我終於完成了,老師說比前一週進步很多,只是有一處高音C,琴弓要再加快,聽起來聲音會更好,這個我在課堂上都做到了。

我換新書了,到櫃台購買課本的時候,遇上上週的教學主任,他說看出我平日一定非常勤練。  我不諱言,因為,我的確很喜歡!

 


54 Comments

沒事啊! (小提琴: 第11課)

Image

於五月十六日晚看了港樂的《四季。四季》,事前做足功課,自己比較熟悉的 Piazzolla 的 Winter,現場的弦樂版本如哭如訴。

2014年5月1日 (星期四)

第十一課

學校是英國聖三一音樂學院考試的場地之一,四月下旬開始,平日我們上課的琴室闢作考試用途,這週移師到另一狹小的課室,約莫相等於平日四分一的面積。  兩個人走進這樣細小的一個空間,感覺有點古怪,牆壁和天花鋪設了吸音棉板,萬籟俱寂的斗室裡,空氣宛如遇上冰點的水滴,都凝固了,任何微弱的聲音都顯得異常清晰。

上週的家課練習是布拉姆斯 (Johann Brahms) 的《搖籃歌》,拉奏前老師問我有沒有特別的難處,我說由E弦F音,連接到A弦E音,不是每次也可以做得圓滑。  開始拉奏,怎料我完成了第一句、自己口中的難處部份,驀地腦袋一片空白,迷失了,寂靜了三秒,不知下一句是那個音開始。  在家練習時太熟練這曲子,課堂上雖然我翻開了琴譜,然而,因為未曾試過迷失,一開始便沒有看琴譜,要找那一個小節時便卡住了,窘!

他看見這樣,引我發笑了,以誇張口吻說「沒事啊!」  還說第一樂句的音準、拍子、連音、轉弦…… 全都拉得很好,笑說我是否訝異於自己拉到這樣的效果而攝住了。  哈哈,但我就忘記了下一樂句!  跟第九課一樣,我不是不專注,而是太專注!

他還指出一些需要改進的地方,反覆要我拉了幾次,著我別忽略了輕重拍子和不同弓速的運用,否則太平鋪直敍會令觀眾睡著的,雖然這是一曲 ── 他指著書本的曲目 ── 《搖籃歌》!

Divider - Birds

這個鋼琴三重奏版本,我不禁重覆又重覆細聽,非常動人。

由4:38至結尾,常教我想起一個畫面,彷彿大風雪過後,晨曦中回歸平靜的景致。

 


35 Comments

這樣的一個人

Tulip 2不是林夕寫的,但這是王菲歌曲中令我最感動的歌詞。

旋律中沒有《六月:船歌》式的淡淡哀愁,但細味歌詞後,你就會明白為什麼那種反差會令你很想哭,尤其 ── 在你的生命中曾遇上這樣的一個人。

 《旋木》

擁有華麗的外表和絢爛的燈光 我是匹旋轉木馬身在這天堂

只為了滿足孩子的夢想 爬到我背上就帶你去翱翔

我忘了只能原地奔跑的那憂傷 我也忘了自己是永遠被鎖上

不管我能夠陪你有多長 至少能讓你幻想與我飛翔

奔馳的木馬 讓你忘了傷 在這一個供應歡笑的天堂

看著他們的羨慕眼光 不需放我在心上

旋轉的木馬 沒有翅膀 但卻能夠帶著你到處飛翔

音樂停下來你將離場 我也只能這樣


17 Comments

帕格尼尼隨想曲之狂想 (小提琴: 第10課)

Image

2014年4月24日 (快樂星期四)  雨

第十課

應不是錯覺,背住個小提琴在街上走,特別惹人注目,然而昨天尤甚,卻不知原因了。

上週說到 A 弦上的 C# 與 E,糾正了指法後在家再練了一週,今回在課堂上反覆拉奏幾遍,老師亦重點改正了一些弓法問題,終於都滿意通過啦。  下一曲《歡樂頌》”Ode of Joy” – (貝多分第九號交響曲 “Symphony No. 9 by Luwig van Beethoven),其實自己在家預先練習了,雖有很多不完美的地方,但老師說那些熟能生巧的技法,慢慢多拉了就能掌握,而這曲在音準丶清晣度都做到了,惟「放手」時還是不要留戀,要主動地把手指迅速提高一點,右手肘亦未夠放鬆,轉弦仍要再下功夫,不過他寧可我繼續前行,從練習新曲目中慢慢改善。  又通過了!他還恭喜我「又」多學了一首曲子,哈哈! 為什麼呢? 因為看到我之前在 FB 這樣寫道:

3月21日

太開心了!  昨天是第五課,已可以拉奏第一首曲。  現在每天都十分期待週四的來臨。 別人是 Happy Friday,我卻是 Happy Thursday 呢!

在《歡樂頌》的一個轉弦的地方,我問了一個弓法問題,他解答時還示範了相當著名的帕格尼尼第24號隨想曲 (Caprice No. 24 by Niccolo Paganini)。  最近患上不治之症,迷上了看別人拉小提琴的我,當然不錯過把這道風景映入眼簾和腦海,我何時才可以這樣迷人呢?

最近有一驚喜發現,我在鋼琴時期很喜歡李斯特 ( Franz Liszt) 的「鐘」”La Campanella”, 可我在最近開始拉小提琴,才知道此曲是改篇自帕格尼尼的,最近又重複聽和看,十分喜愛呢!

說到帕格尼尼,知否他和意大利城市 Parma, 即巴馬火腿 Parma Ham (意大利風乾火腿)的 Parma 有什麼關係嗎?  那城市是他在1814年(32歲)私奔定居的地方。

真夠狂想!由帕格尼尼說到何時才可以這樣迷人,又說到意大利風乾火腿!  但更狂想的是,我課後想到一位網友,若他是我,若他看到老師拉奏 Paganini, 他也許會對老師說:「嘿! 我何須懂得拉奏帕格尼尼呢?」 然後加一個鬼臉,加上一百數十字,也許⋯也許⋯加上這結尾之辭:「嘻!」


36 Comments

不放手 (小提琴: 第9課)

2014年4月17日 (星期四) 天色心情皆是晴

第九課

老師領我走進琴室,即看見一件長方形中國弦樂器垂直斜靠在右面牆身,不曾在這房間出現過的,我問是什麼,原來是古箏,還是第一次近距離看到。

最近我因為勤練小提琴,指頭都痛了,看見古箏那麽多條弦線,下意識便說感到會讓手指很痛,他說戴假甲彈奏的。 話匣子打開了,他又略說了古箏結構和彈法,還有中樂的五聲音階,即相對於鋼琴那一排黑色琴鍵,即西方音樂的 F#, G#, A#, C#, D#。

一臉好奇的喜悅也許能換來別人說得更深入,他問我知否黃霑是誰,當然知 (難道以為我不是在香港長大和讀書了?),隨即蹲下身子說要彈 奏一段給我聽,並說是黃霑的作品,就只用了這五個音。 我聽過啊,可說是家傳戶曉,就是《笑傲江湖》電影主題曲《滄海一聲笑》,原來是箏樂,這一切對我來説都是新知識呢!

說到黃霑先生的事蹟,不少是從林燕妮小姐早年在《壹週刊》寫的專欄得知的,但令我最感驚嘆和佩服的,則是我的中文老師告訴我的。 那是黃任職廣告界期間,為美國彩粧品牌 Revlon,冠以一個非常優雅的中文名字「露華濃」,摘自唐朝詩人李白《清平調. 其一》,「雲想衣裳花想容,春風拂檻露華濃」。 用於彩粧品牌是那麼的貼切,音譯和意譯都是一流的佳作!

這課堂發生了一件烏龍事,我一直弄錯了 A 弦 C# 的位置,但是 E 又似乎對了,所以這星期練習,實在不明白手指的距離何以這麽奇怪呢? 终於在課堂上恍然大悟,改正過來之後,我按他拉,因太在意 C# 的位置,二手指(中指)由 D 弦換過來,由四手指(小指)按著的前一音 E 音,沒有放手也全不察覺,可能不是自己拉弓吧,他一再提我放開四手指才如夢初醒 (!!),我不是不專注,而是太專注! 他說:「你不放開 E 音,C# 是無法聽得見的。」這 — 是有點「弦外之音」的意味。 明白的人,會明白! (真不是廢話來的!)

Divider - Cherry Blossom

《清平調》 其一

雲想衣裳花想容,春風拂檻露華濃 。
若非群玉山頭見,會向瑤臺月下逢。

翻譯 :

看見飄逸的雲彩,會想到輕盈的衣裳,
看見美麗的花朵會想到姣好的容顏。
春風吹拂著花欄,濃露附在牡丹上,紅得更艷。
超凡絕俗的美貌若非仙山上看見的話,
那只有在瑤臺月光下才能相逢。